新職業呼喚職業培訓新模式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18日02版
2019-10-18 11:25
閱讀
收藏
日前,旨在幫助生活服務業者提升職業技能、助力行業發展、促進產教融合、擴大社會就業的“美團大學”正式宣布成立。成立儀式上,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分別與“美團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雙方將共同開發職業教育資源、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共建實訓基地,為“互聯網+生活服務”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據統計,我國現有生活服務業勞動者近兩億,不僅有服務員、理發師等傳統行業從業人員,也有諸如外賣員、產后修復師、頭皮護理師、垃圾分類師、收納整理師等因應新產業發展而層出不窮的新職業。這些新職業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為穩就業、助力扶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職業的興起,對職業培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從事何種行業,大多有著職業技能提升的需求,希望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實現更好的職業發展。然而,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尚難以滿足新職業人群的技能提升需求。面對新職業,3D打印,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內容上與社會需求和企業行業發展實際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其實也不僅僅是與層出不窮的新職業存在脫節現象,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職業教育適應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必然面臨更大的挑戰。
職業教育如何更好適應新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形勢,更好滿足新職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提升需求?《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企學研,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企業位于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最前沿,對市場最熟悉、最敏感。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的目的便在于通過發揮企業行業熟悉市場、了解市場的優勢,通過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創新職業培訓模式,更緊密地對接經濟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在新經濟中,平臺經濟是一種重要類型。從全球來看,市值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是平臺企業,而我國也已涌現出20家市值超100億美元的超大型平臺企業,而且這些大型平臺大多與居民生活服務密切相關。在深化產教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平臺可以成為聯系企業、行業、職業院校的重要支點,其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新經濟、新職業的發展,呼喚新的職業培訓模式。尤其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傳統行業帶來了猛烈而持續的沖擊,對從業人員的數字化生存與發展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對職業技能培訓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平臺、企業、職業教育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共同構建一個產教融合的新生態無疑令人期待。

瀏覽更多內容,請關注企學研官方微信公眾號!
標簽:新職業
上一篇: 職業教育:教育扶貧的“排頭兵”
下一篇:教育部:多措并舉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