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qsyua"></rt>
    <table id="qsyua"></table>
  • <abbr id="qsyua"></abbr>

    歡迎登錄企學研工業職業教育網 咨詢熱線: 010-82895227 關于我們 English

    實施“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應“瞄靶對心”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9-06-26 13:39    閱讀 收藏
      實施“雙高計劃”以來,眾多高職院校都經歷了一個反復學習、思考和實踐的過程,圍繞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實施“雙高計劃”的本質特征、終極目標、基礎條件、基本任務等。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經歷了國家骨干校等一系列建設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取得了相應的成效,多方面的業績得到了國內同類院校的認可。在實施“雙高計劃”過程中,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和全院教職工通過認真學習、領會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院的辦學優勢和特色,逐漸加深了對實施“雙高計劃”的理解,在實踐中做到“瞄靶對心”,使辦學理念逐漸完善和提升,目標逐漸明確,任務逐漸清晰,措施逐漸具體。

      一、樹立新理念

      1.基本理念是創新發展

      高職院校實施“雙高計劃”必須具備創新發展的新理念。“雙高計劃”不同于曾經走過的國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設,“雙高計劃”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保障措施都具有新時代特征和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特色。實施“雙高計劃”不是“爭項目、爭資源、爭投入、爭業績”,高職院校應立足于創新發展,在新時期、新時代的背景下,在職業教育做為與普通教育不同類型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找準定位,以創新發展的理念探索和實踐符合中國職業教育特征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標準、新模式和新路徑。

      2.核心目標是服務需求

      經過多年建設,中國高職教育有了大發展,許多方面已經和世界先進職業教育接軌。但是,高職教育供給側與我國新經濟時代產業發展的需求側仍然存在不匹配、不對應的問題,因此,實施“雙高計劃”應立足于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立足于人才培養體現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要堅持產業、行業、職業、企業、專業,即“五業聯動”的基本思路,在服務需求方面做到精準定位,建設成果的標志主要應體現在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對產業需求的貢獻度和匹配度方面,偏離了“主旨”,實施“雙高計劃”就背離了“大勢”和“初衷”。

      3.一條主線是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與建設的目標,但也是長期沒有突破的瓶頸。實施“雙高計劃”應堅決貫徹“強力推進產教融合”,在高職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方面具有新思維、構建新模式、走出新路徑,將高職教育發展納入區域經濟和產業體系,在建設產業學院、企業學院和職教集團方面做出大舉措、打造大平臺、獲得大成效。

      4.重要任務是建立標準

      實施“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應具有牢固的“標準”意識,做到“標準”可借鑒和可復制,使“標準”能夠產生示范和引領作用。因此,“雙高計劃”中的一系列標準化建設即是重要任務,也是突破口,應按照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制定并不斷完善高職教育教學各環節的標準化體系,使“標準”始終不離產業和行業發展,不與新經濟時代脫節,始終保持國際水平,具有中國特色。

      5.根本措施是深化改革

      實施“雙高計劃”要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借鑒世界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使我國高職教育更加現代化和國際化,要在辦學體制機制、1+X證書制度體系、學分互認、模塊化課程等方面具有實質性的改革力度和舉措;在構建新型專業群、職業技能等級框架制度方面做出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推動中國高職教育產生大飛躍和大進步。

      二、站在新起點

      高職院校實施“雙高計劃”,不管是進入前50名的院校還是前150名的專業群,必須具有相應的建設基礎,所形成的辦學條件和優勢應當位居國內領先地位。這就是說要有高起點,做到高起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產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和國際化辦學等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和實踐。

      學院辦學定位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尤其是京津冀重點產業和支柱產業。率先構建“三級貫通式”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創建了激勵企業協同育人的“四中心一融入”運行機制,與11家世界知名企業深度合作,重點建設“精密模具先進制造”、“新能源技術與裝備”和“電子商務”專業群。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近70%在京津冀相關企業的相近崗位就業,雇主滿意度100%。學生在各類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64人次,市級及行指委等獎項926人次;在各級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176人次。

      自2017年,學院攜手中國企業“走出去”,建設印度魯班工坊,建成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魯班工坊建設為天津市首創,獲得了社會高度評價,在印度魯班工坊建設基礎上,2018年繼續牽頭籌建埃及魯班工坊。

      牽頭組建京津冀模具連鎖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匯集了三地的行業協會、38個企業、24院校,三地同類院校畢業生在京津冀相近行業企業就業達到70%;新能源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以項目形式服務京津冀新能源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專業群對京津冀新能源中小企業成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

      三、構建新目標

      學院黨政領導班子經過不斷學習,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優勢,確定了學院實施“雙高計劃”的目標是:強化黨的全面領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圍繞京津冀產業升級對高職教育的新要求,將學院建成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職院校,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平臺。具體體現在,到2022年學院建成相關專業群“1+X”證書體系標準、國際化教學標準、產教融合型企業遴選標準等具有示范作用的標準;建立“三全四維”育人體系,以“多元協同創新模式”打造人才培養與技術技能服務平臺;動態調整專業組群,建成以模具、光伏專業群為代表、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質、市場化規范運行的兩個多元股份產業學院;學院將以多元協同治理體系為依托,以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的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為動力,以“一中心三平臺”智慧校園建設為保障,以魯班工坊建設為標度,高質量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

      到2035年專業群布局深度契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建立全方位服務產業發展的七大產業學院,以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形式固化建設成果并推廣應用,將學院打造成中國特色、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品牌,成為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的典范。

      四、采取新舉措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京津冀,積極對接、深度融入、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以專業群建設為依托,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專業設置精準對接京津冀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專業做到“(專業)群”化,專業群做到“(產業)院”化,強化學院發展的實力與活力,激發多元辦學主體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在“點”上重點突破,在“面”上整體推進,將一個前提、一個高地、一個平臺、一個拓展“四個一” 作為學院實施“雙高計劃”的整體設計,全力打造對接京津冀現代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大力構建中小微企業技術技能創新平臺,重力拓展職業教育社會服務功能,著力在產教融合方面實現創新,在實施“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教育體系,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能等級框架方面實現突破,在開展國際產教融合服務國家產能合作方面實現跨越,使學院成為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

      五、實現新跨越

      學院通過實施“雙高計劃”,在改革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健全德技并修、育訓結合育人機制,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實現跨越。在構建思想引領體系方面,建成“一中心、四網格”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使“三全”育人落地、落細、落實,覆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產教融合方面,學院專業布局與京津冀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對接,建成7個不同類型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質產業學院,制定12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打造京津冀區域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實現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新跨越。通過建設,各專業群均做能夠與1—2個國際一流企業、3—5個國內頂尖企業開展實質性合作,實現專業群與京津冀相關產業的匹配度達到70%以上,學生就業滿意度達到90%以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及社會服務對京津冀經濟全面發展的貢獻度。在推動京津冀中小微企業全面改造和提升方面,通過多元協同創新中心進行產學研優質資源整合,打造高端技術技能服務平臺,產學研合作研發項目每年遞增20%,研發成果孵化率達到60%以上,直接為京津冀中小微企業的技術、工藝和管理提升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在支持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和國際產能合作方面,通過魯班工坊的建設,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產教融合的標準化模式,成為中國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走出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構建援助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的示范。

      (作者:戴裕崴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戴裕崴)

    瀏覽更多內容,請關注企學研官方微信公眾號!

    標簽:雙高計劃 高職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高職擴招培養高素質農民有關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浙江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邁出重要的一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项城市| 香河县| 澎湖县| 邳州市| 新野县| 游戏| 阿尔山市| 北安市| 资源县| 镇平县| 溧阳市| 凯里市| 宁南县| 灌云县| 崇左市| 长春市| 本溪| 通榆县| 亚东县| 昌图县| 辉南县| 于田县| 车致| 乡城县| 北流市| 邵阳市| 齐河县| 昭苏县| 宝应县| 修文县| 仙居县| 罗江县| 灵川县| 密山市| 正镶白旗| 嵩明县| 永春县| 青冈县| 宁陵县|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