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隨著國產高端工業母機、精密儀器儀表、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制造能力提升,超大規模電力裝備、大型礦山和冶金裝備、大型石化裝備供給能力升級,為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年前,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組織行業專家編制并發布了第一版詳述典型機械企業技術技能、管理服務類職業(工種)的2017版《機械工業職業(工種)分類目錄》,為企業崗位設置、人力資源配置、勞動力管理和生產要素的合理組合提供了依據,也為院校專業設置和企業員工培訓、行業人才評價工作提供了依據。
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機械工業全力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圍繞行業人才培養和評價工作,為了不斷適應裝備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的發展要求,緊跟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的發展進程,結合近年來組織行業專家開發的新職業及2022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職業工種的相關變化,編制了2023版《機械工業職業(工種)分類目錄》。

新版《目錄》,緊跟國家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調整步伐,及時、全面、客觀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機械行業職業狀況,響應了《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提出的“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要求。
2023版《目錄》全書共計23萬字,配圖190余張,將《大典》中沒有涉及的機械類職業(工種)及崗位進行了細化。整體框架結構維持2017年版:大類(機械)、中類、小類、細類(職業)、工種、崗位格式不變體現。在此基礎上增加了13個新職業和60余個工種,并征求行業意見對部分職業、工種進行了合并、拆分、刪除等調整,最終呈現出涵蓋229個職業、599個工種的機械行業職業工種全息影像。為了便于使用,《目錄》增加了職業拼音索引以及各職業、工種的等級設置;突出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職業能力為核心的特點,進行工種和崗位細分;同時注明了列入機械行業職業能力水平評價范圍的職業和工種。
今后中心將按照中央政策要求,依據《機械工業職業(工種)分類目錄》全力推進機械行業各類人才培養和評價工作,不斷激發人才隊伍的活力,為機械行業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